字:
关灯 护眼
墨香阁 > 我的明末之旅 > 第三章 张家织坊
推荐阅读:

第三章 张家织坊

张远祥讪讪的道:“丰儿,为父当初就是见地价便宜,一亩地只要几两银子,一口气将这片荒地全买下来,本来准备等有钱之后将这里全部开垦成为旱地,想着能赚一大笔,没有想道,哎……”

一亩地只要几两银子,绝对是白菜价,难怪张远祥一下子买了两、三百亩。

一亩水田价值起码二、三十两,一亩好一点的旱地,价值也要十两以上,如果这一带真的开垦成为旱地,也确实能赚一大笔。

张远祥在那里唉声叹气,非常懊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张丰则微微兴奋,心中想道,好大的一片地啊,还如此的平坦干燥,好,非常好!

张丰道:“父亲,这么大一片地,这也许是一件好事。”

一件好事?

张远祥惊异的看了看张丰,这么大一块地砸在自己手上,张远祥一直急着脱手,织坊加这一大块荒地,要价五百两,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一个买家,根本就无人问津,现在,张丰说是好事。

张丰心情高兴,笑着道:“父亲,我们去织坊看一看。”

张远祥点一点头,两人进了大门,进入院子里面,院子像一个大四合院,一间间民房里面,正摆了不少的织布机,正有不少的人在忙碌。

一个带着瓜皮小帽的中年人满脸恭敬走了过来,“老爷,您来了。”

张远祥点一点头道:“丰儿,这是杨管事。”

杨升海其实算得上张远祥的一远房亲戚,因为粗通文墨,也会算账,被张远祥请了过来,在织坊担任管事。

杨升海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马上道:“大少爷,您好。”

张丰热情的道:“杨管事,你好。”

见自己大少爷这么客气,杨升海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心中微微激动,在这个时代,等级森严,没有人人平等这一说,在杨升海的心目之中,大少爷就是高高在上的,哪里会和自己一个下人这么客气。

张丰看杨升海的表情,心中很快明白,为了不显得太出格,张丰倒也没有再和杨升海说什么,而是对张远祥道:“父亲,我们到处看一看。”

于是,张远祥和张丰在前,杨升海恭敬的跟在后面,张丰在织坊到处看了看。

织坊的工人一片忙碌,但张丰看出来,这里很不规范,织机也是非常老式的那种,效率非常低下,估计一个熟练工人几天也织不了一匹布。

看到这样低下效率,张丰心中想道,效率非常低下,劳动力成本占了极大的比重啊!同时,张丰也注意到了整个生产流程,棉花从外面采购,然后纺纱,织布,染色,最后出售。

张丰心中想道,如果能提高效率,还是大有钱赚,也能解当前的困局,心中有这样的想法,张丰的眼光一变,开始从技术和工艺的角度看着这一切。

看了一番之后,张丰就兴奋和高兴起来,因为张丰已经找到了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张丰道:“父亲,我们一天织多少匹布?”

张远祥道:“我们一天能织十几匹布,以前每一匹白布能卖到一两三分银子,现在比较难以卖出去,一匹白布能卖一两银子就不错了。”

旁边的杨升海恭敬的道:“大少爷,我们三十几张织机,一天织出十几匹布,已经非常不错了。”

显然,杨升海对这个数量非常满意。

张丰就只能暗暗摇头了,这样的效率,三十几张织机,三十几个熟练织工,再加上纺纱工人等,整个织坊差不多七、八十号人,一天才十几匹布,张丰无语了。

不过,想到这是明末,生产力本来就极为低下,张丰又渐渐释然,同时,感到自己机会来了。

改良一下织布工艺,提高织布效率,这对张丰来说,难度不大。

通过和张远祥、杨升海交谈,张丰也弄清楚了,一个熟练织工日薪大约二、三十文钱,一匹布需要的工资成本大约占了七成以上。

工资加材料,再加上其他,织出一匹布的成本大约八、九百文钱,像以前,一匹布能卖一两三分银子,也就是一千三百文钱,自然利润丰厚,现在卖一两银子,只能算是薄利,如果销路不畅,造成积压的话,亏本也有可能。

张家的这个织坊就是一直亏本,这也是张远祥想低价卖掉这个织坊的原因。

张丰道:“父亲,如果效率能提高一倍以上,会怎么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