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墨香阁 > 大阁老 > 第六章 建言办报
推荐阅读:

第六章 建言办报

时间很快来到隆庆元年正月。

自新皇登基以来,朝中也无其他大事,只是将嘉靖朝时因言获罪革职的官员正式官复原职,同时也有一些人事变动。

如大理寺少卿邹应龙升为太仆寺卿;升翰林院学士张居正为礼部右侍郎,并仍掌翰林院事;而大名鼎鼎的海瑞海刚峰则升为尚宝司司丞

看到张居正身着绯袍,腰系金钑花带,张敬修不禁感叹老爹升官之快,一下就由五品升为三品大员。而且,此时的礼部右侍郎也只是老爹入阁前的过渡岗位。

这些天来,张敬修照例每日锻炼身体,读书习文。课余,张敬修偶尔也给几个弟弟讲讲《聊斋》,惹得几个弟弟天天缠着他讲故事。闲时也逛逛北京城,可惜并没有什么奇遇。

而在上次与老爹长谈之后,张居正也偶尔会与他说些官场中事。

张居正为张敬修兄弟找的老师是他的下属,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探花余有丁,此时任翰林院修撰。这一科进士也是大神辈出,大明鼎鼎的申时行和王锡爵就分列此科状元、榜眼。

在这种大神级老师的指导下,张敬修进境颇快,想必考个生员是没什么问题的。

~~~

这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张敬修在书房内翻看着朝廷邸报,翻来覆去发现邸报上的内容只有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与后世的报纸大有不同,心下一动,顿时暗暗有了计较。

因上次与张敬修一番交谈后,张居正颇有所得,时常思考更好的施政之法。

在张敬修拿着写好的办报条文到书房找张居正时,张居正正在埋头完善思考他的变法内容。

注意到张敬修手中拿着的纸张,张居正好奇地问道:“你手中所拿何物?可是新作的时文?”

因为帮儿子们找了个好老师,张居正已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过他们的文章了。

张敬修将条文边递过去边说:“孩儿今日翻看朝廷邸报,深感其有许多不足,因此有些想法想说与爹听。”

张居正接过条文翻看起来,只见条文中办报宗旨、办报人员、版面内容设置、运行方式等一应俱全。

“孩儿以为邸报中内容只有朝政简报,上谕及大臣奏章,仅限于公告,却缺乏议论解读;其次,邸报多为士人豪绅传阅,平民百姓阅者却不多,当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智未开,百姓识字不多。”张敬修继续说道。

翻看着张敬修拟好的条文,张居正由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变得渐渐重视起来。

他问道:“朝廷邸报本就为公之于众,为何还需议论。再者,向民间采集内容,民间岂不是可以非议朝政。另外,若民间效仿,又妖言惑众,朝廷如何管控?”

在张居正眼中,若以张敬修写好的办报方法办报,这报纸确实是朝廷的舆论宣传利器。但此风一开,民间必定效仿,若被有心人利用,恐怕会惹出大乱。

张敬修早就猜到老爹可能会提出这些顾虑,因此早就打好了腹稿。

他笑道:“爹过虑了。孩儿以为,与邸报相比,报纸于朝廷有诸多裨益,报纸可分官报、民报,顾名思义,官报为官方所办,民报为民间所办。官报对邸报是很好的补充。”

“其一,报纸刊发报论,可由官方对朝廷政令进行详细解读议论,而不是任由地方胡乱解读、胡作非为,又可使百姓对朝廷政令有所了解,知朝廷所想。若朝廷今后施大政,通过报纸阐明其益处,便更能得到多方支持,减少施政阻力。”

“其二,官报虽由官方所发,但朝堂诸公多为饱学鸿儒,大多缺乏实干经验,对实务所知不多。因此,官报可向各行各业中择优征集其行业相关内容,既可使朝廷官员多了解实务,又能吸引更多士民看报,益于信息流通。”

“其三,报纸可分言官之权。国朝之初,言官尚有其益处。而经世宗‘大礼仪’之争以来,言官敷衍塞责、贪污腐化、明哲保身、趋炎附势、党同伐异、混淆国事、胡乱攀咬的问题日渐突出,其又把持言路,若任由其为之,必会酿成大祸。而报纸广开言路,又广而告之,若言官胡作非为,可以报纸驳之,对言官予以制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