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第6章 群嘲

妇女主任孟桂英心眼活络,怕甘露吃亏,急忙上前劝阻燕妮娘,按住她不让撒泼,又喊来几个村里的青壮妇女,强行把人“送”出村外。

人是轰走了,但事情没完。

甘露眼尖,远远瞧见村外的竹林里,迎着太阳有金属闪光,疑似自行车把。

她悄悄靠过去,发现还不止一辆,整整四辆自行车。

领头的朱一飞,叉着腿坐在车后座上抽烟,旁边站着几个年轻小伙,穿戴明显不像种地吃饭的人。

看到燕妮娘被撵出村子,朱一飞气得扔了烟屁股,狠狠碾在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

“糙!这老东西真没用,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飞哥,现在咋办?”

“要不咱冲进村里,把人抢出来?”

“……”

几个猪队友帮着出主意,朱一飞阴沉着脸,没吭声。

他看着狼狈走来的燕妮娘,狠撸了几下大背头,脸上挤出点笑容,走出竹林扶住她:

“大娘,没事吧?这芦庄尽是刁民,咱别跟他们死磕,燕妮的事慢慢来,不着急。”

燕妮娘气得呼哧喘气:“我能不急嘛,燕妮这个死丫头,吃了亏还不长记性,非要呆在村里活受罪……那个村支书也跟田瘸子一个鼻孔出气,往死里欺负人!”

“……”

甘露躲在一簇枯黄的灌木后,目送一行人走远,心情很不美。

她发了一会呆,转身走回田家小院,把刚看到的事情说给燕妮听,叮嘱她:

“你这阵子都别出村,更不要回娘家,朱一飞盯上你了,你妈也被他迷了心窍,一心想把你嫁给他。”

燕妮涕泪涟涟,怎么都没想到会闹这一出。

她跟田国梁虽然没登记、没洞房,可田家摆了酒席,放了鞭炮,过了明路,她也住进了婆家,人前人后都被喊一声“国梁媳妇”,朱一飞怎么还不死心?

甘大海听了甘露的报信,不敢懈怠,马上喊来孟桂英,一起商议怎么护住燕妮。

她一个小媳妇住在田家那两间小土坯屋里,门户洞开,篱笆扎的围墙比纸糊的也没强多少。

朱一飞又跋扈霸道,万一夜入芦庄,把人掳走咋办?

一旦“生米煮成熟饭”,嫁不嫁他就不是燕妮说了算的。

孟桂英想了半响,说知青点还有几间空屋,要不就让燕妮搬过去住?

“都是些小年轻,一起说话作伴,再让民兵巡逻的时候多看着点,很安全。”

芦庄不但有几千土著村民,还有百十个插队知青,最长的已经呆了六年,知青点里人来人走,逗猫撵狗,闹腾过不少动静。

这些知青的安置点,跟大队部、村小学在同一个地方,都在村东头的那座地主老宅里。

燕妮现在是村小学的语文老师,住进知青点的话,出了门拐个弯就是教室,下了课就回自己屋,方便安全。

孟桂英送人过去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

芦庄知青点的领头羊王安生,代表“全体知青”,向芦庄党支部提出抗议:

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村小学教师,反对不顾教学质量,让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教师队伍,耽误孩子们的前途。

翻译成人话,就是部分知青觉得自己水平高,觉悟高,见识多,比芦庄的土著更适合当小学老师,要求村里把名额腾出来。

甘大海不同意。

即便他同意,村民也不会同意。

吴碧莲、李香香再怎么不得人心,好歹是本村人,强过便宜外人。

小学老师而已嘛,会念āoē,会教1+1就行,没那么多讲究。

这时候的村民,思想“淳朴”滴不忍直视。

王安生那些知青,则嚷嚷说他们响应伟人号召,上山下乡,战天斗地,立志扎根农村,是村里的一份子,对村里的事务有发言权,不但选拔教师要有他们的名额,村干部也得有席位。

双方各执一词,剑拔弩张,事情越闹越大。

上百知青列队唱国歌,围在大队部外喊口号,集体不出工干活,还扬言要去公社、去县城“评理”。

甘大海急得焦头烂额。

他这个支书刚上任,根基还不稳,捉奸门过后,李得魁虽然垮了,但跟他走得近的那些小队长、民兵队员、先进党员,并没有立马倒戈,归顺到他这个支书旗下。

“吴校长”的异军突起,让这些人更有了底气,有样学样不把甘大海放在眼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