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墨香阁 > 万历佑明 > 第十三章 忽悠太后群臣
推荐阅读:

第十三章 忽悠太后群臣

李太后因而在这时唤了一声:「冯保!」</p>

冯保躬身走到了李太后身侧来:「老奴在。」</p>

李太后则依旧盯着教训张鲸的孙海:「前面打人的是谁?」</p>

冯保难掩笑意地扬眉回答说:「他叫孙海,投在了孙公公门下。」</p>

李太后沉着脸:「收这么个轻狂人在皇帝身边,不是你一句他是孙德秀的人就能摘干净的!」</p>

「娘娘说的是,老奴今日就跟他谈谈,这孙海也是因见张鲸初来,有些规矩不懂,便不得不严格管教,也是怕张鲸影响了皇爷。」</p>

冯保这时倒替孙海说起话来。</p>

「不必了!」</p>

李太后听冯保这么说,只回了这么一句。</p>

朱翊钧愕然地瞅了冯保一眼,旋即也就了然过来。</p>

他知道这冯保是刻意要在李太后面前表现出自己一副公正且处事谨慎的形象,而没有因为孙海是其政敌孙德秀的人,就直接就势诋毁。</p>

朱翊钧今日请李太后来自己寝宫,事实上就是想让李太后看见孙海这一幕,为扶张鲸进司礼监做准备,而他借的故则是让李太后看他练的字。</p>

李太后自然愿意看看自己儿子的书法是否长进,何况还是朱翊钧主动邀请,再加上饭后需要消食,也就欣然前来。</p>

只是李太后一来就看见了孙海训人的一幕,一时面色阴沉了不少。</p>

孙海也在训了张鲸后没多久,瞅见了李太后携皇帝朱翊钧、冯保等来这里的一幕,且一瞅见就忙跪了下来,颤栗着身子。Z.br></p>

张鲸随后跟着跪了下来,抽了一下有些红肿的脸,随即就微微抬头,与朱翊钧对视了一眼。</p>

「皇儿,你的字呢?」</p>

李太后一到朱翊钧的书房内,就问了起来。</p>

朱翊钧则亲自去打开了一填金木盒,取出十二道牙牌和一张写有三十六个字的御笺来,对李太后说:「母后请看,这就是皇儿写的字!」</p>

李太后看了过来,只见澄明洁净的十二道牙牌上,各刻有三个字,且与御笺上的三十六字所体现的内容一模一样,御笺上的三十六字也是三个字一组,合计有十二组。</p>

「谨天成、任贤能、亲君子、远嬖佞、明赏罚、严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省财用。」</p>

李太后看着这些字喃喃念了起来,一时哑然在原地。</p>

朱翊钧知道李太后和外朝的儒家官僚们都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符合儒家标准的圣主仁君。</p>

而决心暂且养望的朱翊钧也就刻意按照儒家的标准做一些让李太后和外朝的儒家官僚们认为他足可以成为符合儒家标准规定的圣主仁君。</p>

这对于朱翊钧而言不难。</p>

反正按照儒家标准,无非就是为政以德,亲贤臣、远小人,把各自假大空的圣贤道理拿来装裱成格言座右铭就是。</p>

且在这时,朱翊钧还继续说道:「母后,皇儿练字时,思及古来圣主仁君之德,所行事大多可以十二类事概括之,故也就干脆写下了这十二事。而特地先让内廷有司做了牙牌,将这十二事镌刻于牙牌上,以彰皇儿欲效古之圣主仁君之志。如今请母后来看皇儿所练的字,也是想请母后做个见证,以证皇儿志向!另外,皇儿还想将这十二道牙牌分赐阁臣公卿,将来皇儿旦有不按上述十二事为君,阁臣公卿皆可持此牙牌进谏!不知母后以为如何?」</p>

李太后此时见朱翊钧如此懂事的在有意诫勉自己做符合儒家标准的圣主仁君,也就在满脸震惊之余,笑了起来:「皇帝,你这样做很好,予心甚慰!」</p>

不多时,冯保就安排内宦将牙牌送到了张居正等阁臣九卿手里。</p>

张居正等阁臣九卿皆颇为称赞,言天子这十二事可以终身奉行,还表示愿意遵谕行事,将来倘若天子所为又不合这十二事的,会执牌以谏。</p>

当然,听与不听的最终解释权在朱翊钧手里。</p>

不过朱翊钧此举在大明文臣间产生的震动还是很大的。</p>

推荐阅读: